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工作 > 学会活动 > 中国图书馆学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

中国图书馆学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
2021-01-01 11:50: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我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图老专家回信精神为遵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指南,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变化和新趋势,科学制定中国图书馆学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促进学会各项事业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将学会建成自主发展力、会员凝聚力、学术引领力、行业协调力、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更强的现代社会组织,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团结带领全体会员和全国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推动我国图书馆学术繁荣和事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达到新高度,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十四五”规划以及有关精神,结合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相关文件精神,特编制发布本规划纲要。

一、“十三五”时期事业简要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中国图书馆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图老专家回信精神,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中国科协、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的高度重视下,在党委和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会员和全国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五年来,中国图书馆学会紧紧把握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挥在学术研究、决策咨询、科普阅读、编译出版、国际交流等工作中的引领、协调和平台作用,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图书馆事业发展,创新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在争创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会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为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支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兴盛做出了应有贡献。

——加强党的领导,努力提升学会现代治理能力。加强党对学会工作的领导,成立中国图书馆学会党委,并主动参与“三重一大”事项前置审议,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图老专家回信精神,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承办中国科协“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答活动;连续多年获批中国科协“党建强会”计划特色活动项目,在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创建星级学会党组织”评价活动中荣获优秀等次。探索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改革,在章程中加入“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成立监事会,健全完善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逐步形成党领导下的务实高效、位阶有序的议事制度。根据事业整体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分支机构设置,完善分支机构管理制度。

——加强会员服务,努力提升组织长效发展能力。以满足会员需求为基础,加强会员管理与服务平台、学术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优化会员服务体验。以激励会员发展为导向,开展韦棣华助学金和李炳穆交流合作资助项目研议工作,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下开展各项风采展示活动。以内涵建设为引领,成功入选“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秀科技社团”“中国科协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不断提升长效发展能力,为推动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在学会成立40周年之际,开展专题征文活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谱写发展新篇章。

——优化学术环境,努力提升行业研究创新能力。在学术服务方面,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学术服务平台,持续提升学术服务可获取性,打造多元学术交流体系;引入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开展“图书馆学学科发展研究”系列项目,完善专项资助体系。在学术品牌方面,《中国图书馆学报》在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中被评为顶级期刊,行业首刊优势明显;着力办好中国图书馆年会、青年学术论坛、百县馆长论坛和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论坛等学术标杆活动。在学术交流方面,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和活动180余场,参会代表4.5万余人,征集论文7,200余篇,形成以中国图书馆知识服务学术年会、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中国图书馆学会医学图书馆分会学术年会、中国高职图书馆发展论坛、公共图书馆创新创意征集推广活动等为代表的重要行业学术活动体系,有效促进行业学术交流,提升了图书馆从业者的研究创新能力。

——对接社会需求,努力提升决策咨询支撑能力。面向立法需求,全力推动我国首部图书馆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出台,重点参与《网络安全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档案法》《数据安全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配套建立有重点、有层次、有专业特色的法律法规宣传培训体系。面向治理需求,顺利完成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多次承接文化和旅游部有关司局的研究项目,为图书馆评估、图书馆总分馆制、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等重要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咨询。面向人才需求,开展全国基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队伍示范性培训,培育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理念的县级图书馆馆长和基层文化人才。

——凝聚行业力量,努力提升科普阅读服务能力。在活动层面,探索建立全行业推动科普阅读的科学机制,主导“读经典 学新知,链接美好生活”4·23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主题活动、“让经典走进大众——《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推介行”活动、“扫码看书 百城共读”阅读推广公益行动等,以年度全民阅读工作通知和少儿阅读年系列活动通知为抓手,统筹规划全年工作,积极引导、协调和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参与全民阅读,实现“各馆齐心、遍地开花”。在学术层面,建立以全民阅读论坛为核心,以科普阅读推广论坛、公私藏书与经典阅读论坛、大学生阅读推广高峰论坛、图书馆与民族文献阅读推广学术论坛等为专题的学术交流体系。在专业层面,以出版阅读推广人系列教材和设立阅读推广科研课题为两翼,以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年全民阅读优秀项目的“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为标志,夯实专业指导体系。在社会层面,举办“书香城市(区县级)”“书香社区”发现活动等,联合国家图书馆发布《服务全民阅读 共创美好生活——中国图书馆界4·23全民阅读活动倡议书》,从图书馆行业的角度有力支持学习型社会建设。此外,每年春节期间协同国家图书馆组织动员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及有关单位联合开展了“同筑中国梦 共度书香年”等主题活动,将国家图书馆优质资源惠及全国图书馆和读者。

——深化合作交流,努力提升中国文化传播能力。从人才成长的角度,成功推选众多专家在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及相关机构中任职;实施青年人才国际化专项资助项目,为中国图书馆事业“走出去”储备人才。从合作发展的角度,加强与国际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图书馆界的联系,与美国图书馆协会、韩国图书馆协会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李炳穆交流合作资助项目,增进中韩两国间的图书馆情谊;邀请国际图联和美国、英国、新加坡、哈萨克斯坦、蒙古、文莱、斯里兰卡等国家及我国台港澳地区图书馆界代表来访或参加学术活动。从传播影响的角度,举办“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成立暨‘阅读·城市·文化’图书馆、书店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中英图书馆论坛、海峡两岸图书馆馆长交流季论坛等学术会议,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和宣传方法,向全世界讲好图书馆发展的“中国故事”。

“十三五”时期,中国图书馆学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党的建设、会员服务、学术引领、决策咨询、科普阅读、对外交流、行业凝聚、组织保障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稳中有进、成绩显著,为新时代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会在跨系统跨部门协调、社会力量参与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新的挑战面前,仍需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不断推动新时代图书馆事业行稳致远。

二、“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环境

从图书馆事业的外部发展环境来看,“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深度联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和国家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判断和战略抉择,并提出了在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等重要目标。在社会组织方面,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大力提升参与社会治理能力水平,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成为深化社会组织改革的必然要求。在科技、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党和国家也作出了“十四五”时期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在科技方面,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文化方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在教育方面,推动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些战略部署为图书馆事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推动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也将对图书馆行业的国际交流产生新的影响。中国图书馆学会必须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带领全体会员和全国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奋勇前进,为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贡献。

从图书馆事业的内部发展动能来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严峻冲击的同时,也深刻考验着图书馆行业的韧性。图书馆行业迫切需要推动管理理念、服务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也应当加强各类型、各系统图书馆之间的通力合作,促进图书馆与社会相关机构之间的协同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完善服务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下一轮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基调,当下正是化危为机,促进图书馆创新和转型的重要契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颁布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为图书馆事业奠定了新的制度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不断孵化出新服务和新产品,为图书馆事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新文科背景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直面国家需求、加强协同育人,为图书馆事业输送了新的人才资源;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为图书馆事业明确了新的发展要求。中国图书馆学会必须以创新和转型为动力,争取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释放体制机制活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促进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发展,不断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通过推动图书馆事业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达到新高度。

三、“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图老专家回信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服务”职责定位及中国科协“三轮”驱动、“三化”联动、“三维”聚力工作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团结带领全体会员和全国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努力建成自主发展力、会员凝聚力、学术引领力、行业协调力、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更强的现代社会组织,努力推动我国图书馆学术繁荣,引领带动全国图书馆事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新发展理念,力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全面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努力实现“双一流”(世界一流学会和世界一流期刊)发展目标。

——有效提升事业发展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紧密结合,全面推进学科引领与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建设。

——有效提升决策咨询的支撑力和创新力。加强人才、资源、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公共事务与决策咨询服务中心建设。

——有效提升普惠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加强社会合作与信息共享,全面推进全民阅读促进与专业指导中心建设。

——有效提升全球事务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强国际交往与专业合作,全面推进图书馆对外合作与文化交流中心建设。

——有效提升行业组织的领导力和凝聚力。加强党建与治理能力建设,促进公共、学校、科研、工会等不同系统图书馆的紧密合作,全面推进会员服务与行业发展协调中心建设。

四、“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学科引领与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建设

持续关注国际国内学术研究与事业发展前沿动态,发挥各分支机构的作用,组织专业学术活动,活跃学术思想,指导图书馆创新实践。面向图书馆事业发展主战场,推动公共事务研究,加强理论与实践互动,引领图书馆学科建设。

1.加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加强新环境下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建立中国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根据事业发展和研究方向组建若干专业组,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前沿性、战略性课题跟踪研究,服务图书馆行业发展,指导图书馆开展创新实践,实现高质量发展。

2.建立重要数据和研究成果权威发布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汇集行业统计信息和科研成果,编制并定期发布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和前沿趋势专题报告,编制发行图书馆年鉴等,向媒体和社会发布图书馆界重大新闻和重大成果。

3.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资助制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进“中国图书馆学会专项资金资助”工作,进一步规范课题申报,引领研究方向,加大青年后备人才培养力度,提升课题研究质量。

4.加强学会会刊和专业文献建设。强化《中国图书馆学报》规范建设和学术质量,带动并引领一批图情核心期刊向国际高水平期刊发展,支持出版、发行各类图书馆学文献,编译、引进国外优秀专业论著,促进专业信息传播。鼓励开展图书馆学论著科学评价,促进学术成果应用。

5.推进品牌学术交流活动创新发展。持续提升中国图书馆年会及青年学术论坛、百县馆长论坛、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论坛等行业性重大专业活动影响力,积极培育新兴的高端型、交叉型专业活动。完善活动组织机制,鼓励通过发布活动共识、会议成果等形式,提升活动影响力,形成梯度有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体系和学术成果宣传体系。

6.提升专业学位教育培养能力。加强图书情报等专业硕士学位教学单位与图书馆行业的合作,建立中国特色图书馆案例教学库,鼓励设立具有实践条件的研究基地、实验室,完善联合培养制度,以目标为导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公共事务和决策咨询服务中心建设

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参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为国家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战略、政策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以及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法规制定提供咨询服务,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7.推进“两法”实施工作。在持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学习宣传培训工作基础上,推进“两法”全面实施。依法办馆,提高图书馆行业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倡导提升政府相关部门依法履职的水平和能力,促进社会公众的图书馆权利意识。不断完善图书馆法律体系,实现图书馆事业法治化,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8.推动图书馆行业决策参考咨询服务建设。依托专业研究力量,为国家机关制定法律、法规、政策和开展有关问题研究,提供文献信息和相关咨询服务。重点开展图书馆及文化行业立法、行业标准与政策制定等研究咨询工作。

9.推进城乡图书馆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结合书香中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丰富数字阅读体验,以总分馆体系建设为抓手,合理配置图书馆资源,提升农村地区图书馆服务能力。引导和鼓励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图书馆对口帮扶,推动图书馆事业全面均衡发展。

10.推进图书馆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组织、指导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区域图书馆联席机制建设,加强政策互惠互享,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区域图书馆服务力和影响力,共筑图书馆发展高地。支持西部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通过资源共享、讲座、展览等方式扶持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发展。

11.推进图书馆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与数据应用。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研究并制定信息与数字标准。加快整合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行业数据,形成大数据中心,为各级政府的图书馆事务管理与决策提供专业支持,为全国及各省区市相关政策法规出台和图书馆学术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不断提高治理支持能力和精准服务水平。

12.做好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根据委托部门要求,研制评估标准,确立评估方法,探索评估新模式,科学实施评价。发挥评估定级工作对全国图书馆建设、管理与服务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推进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13.推进图书馆事业和产业联动发展。提升中国图书馆展览会举办层次和水平,推动完善展销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发挥图书馆在上下游产业链的枢纽作用,助力图书馆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积极发挥图书馆在促进数字经济建设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14.促进图书馆领域的文旅融合发展。引导图书馆探索将文化资源或服务融入旅游,多方式提供公共服务,鼓励图书馆开展研学游、行走阅读等活动,支持图书馆开展文创产品研发,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

(三)全民阅读促进与专业指导中心建设

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培育阅读新风尚,促进知识传播,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作用。通过促进全民阅读,普及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技术等基本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图书馆意识与信息素养。

15.建立全民阅读指导体系。制定阅读推广服务和活动的指南、规范、标准,协调推进青少年分级阅读体系标准制定,指导全民阅读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开展全民阅读论坛和“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等品牌活动,对“阅读推广人”分级分类开展培训,为全民阅读事业输送优质专业人才。完善以公私藏书与经典阅读论坛、大学生阅读推广高峰论坛、图书馆与民族文献阅读推广学术论坛等为专题的学术交流体系。

16.加强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及成果应用。以课题资助等方式,激励广大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和实践创新,倡导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加强阅读推广专业著作、研究报告等成果的编辑出版,促进成果转化。

17.加大文献资源应用推广力度。以文献资源推广为重点,开展“中国阅读”图书推荐榜工作,建立优秀读物推荐机制。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障人士、流动务工人员及农村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服务。促进经典阅读,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等宣传推广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数字阅读,持续开展阅读推广公益行动,向社会推送丰富优质的数字阅读资源。

18.举办全民科普与阅读活动。整合优质科普阅读资源,依托“4·23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读书月、科技活动周、中华传统节日等,丰富日常阅读服务,培育阅读活动品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探索与中国科技馆等科协系统有关单位合作开展科普阅读活动,将科学普及与全民阅读深度融合,提升知识传播力。

19.完善阅读推广活动成果评价机制。开展全民阅读示范基地、阅读推广示范项目和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发现活动,发现和挖掘一批富有创意、成效突出的单位和项目。建立健全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机制,激励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

20.加强业内力量整合和社会合作。团结、凝聚各类出版机构和各类阅读机构,整合全国阅读推广活动,加强线上线下的区域性活动联动,鼓励创新“阅读示范空间”,合作策划开展大规模持续性的阅读价值和作用宣传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促进国民综合阅读率持续增长,使阅读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强劲引擎。

21.推进和创新多元素养教育。聚焦城市韧性与可持续发展,培养公众阅读习惯的同时,引导业界创新推进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数据素养、职业素养、金融素养、媒体素养等教育,促进公众对于社区问题的公共讨论与交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化图书馆在韧性社会和社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四)图书馆对外合作与文化交流中心建设

加强同国外、境外图书馆界的联系与合作,开展国际和地区间学术交流活动,共同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提升中国图书馆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增强图书馆的跨界影响力。

22.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论坛、专业刊物等各类平台,继续实施“图书馆发展的中国故事”计划,办好“中美图书馆合作会议”等,组织协调行业力量总结提炼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品牌,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和宣传方法,向全世界讲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国故事”。

23.加强国际图书馆领域交流与合作。为我国代表参与国际交流做好信息咨询与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国际图联事务,加强国际图联中国会员及中文会员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提高中国在国际图联的话语权。积极开拓与世界各国图书馆行业组织以及图书馆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合办专业论坛等多种形式,共同推进图书馆事业发展。

24.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深入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东亚文化之都”、 “中国之窗”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国图书馆界参与国际文化事务的能力。鼓励和支持各系统、各地区主办各种形式的国际文化论坛及专业交流活动。

25.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事务、具有较强的交往和语言沟通能力的专业化图书馆工作者,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积极引导专业人才主动参与国际图书馆事务。完善举荐优秀人才参与国际组织事务的常态机制,不断提升我国图书馆事业国际影响力。

26.加强专业刊物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图书馆学报》国际化步伐,提高国际编委、作者和读者的比例,扩大中文刊和英文年刊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影响。引导鼓励各类图书馆专业刊物,出版外文版或外文年刊,全面推动中国图书馆领域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进程。

(五)会员服务与行业发展协调中心建设

以会员为本,尊重会员劳动和创造,维护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反映行业诉求,加强权益保障机制建设。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开展对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

27.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加强规范管理,推动行业规范与行业自律。适时修订完善《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持续加大《图书馆服务宣言》宣传和贯彻力度。努力增强会员自律意识,呼吁恪守学术规范,多措并举抵制学术不端。探索建立职业道德规范监督机制与监督机构。

28.加强会员服务建设。积极发挥凝聚、协调作用,通过座谈、沙龙、论坛等形式,搭建会员交流平台,为会员与政府、机构、行业牵线搭桥,为图书馆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便利。完善会员分类管理模式,探索发展外籍会员。广泛倾听会员呼声,精准提供优质服务,全面提升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自豪感。募集社会资金,在“韦棣华助学金”“李炳穆交流合作资助项目”等基础上,适时增设各类人才资助项目,扩大激励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9.助力全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全国图书馆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和培育体系,丰富课程体系和案例教学手段,提高培训效果,为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深化行业领域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不同层级人员培训的针对性。抓好公益性示范培训,巩固常态化岗位培训。为全国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培训规划建言献策,承接和拓展面向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等各类图书馆的培训任务。丰富课程体系和案例教学手段,提高培训效果。围绕图书馆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服务效能等方面,组织开展业务技能提升项目,激发图书馆工作者学习、工作和创造的热情。

30.促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关切社会智慧化发展需求,宣传引导各级各类图书馆重视并树立智慧化转型的发展理念。鼓励并组织学界业界共同开展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典型挖掘和经验总结。主动参与和支撑“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积极策划和实施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扶持计划等实体项目,在全局规划和统筹部署中发挥应有作用,加强基础保障能力、评价及标准体系、合作协同能力建设,支持专门人才的知识更新和队伍建设,带动实现我国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可持续发展。

31.促进地区和系统间协调合作。指导和支持地方各级图书馆行业组织大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图书馆之间的积极合作,共同推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加强跨系统图书馆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跨系统协作与协调工作机制,设定协调发展目标,制定协作计划,策划设立重大项目,定期召开交流会议,推动项目落实。

32.建立重大事件应急响应机制。针对与图书馆行业相关的国内外重要议题、关键事件、行业诉求等,代表我国图书馆界表明态度、阐明立场、发表声明,营造有利于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环境。加强应急力量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针对举办的重要活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进行广泛宣传,提高行业影响力。

33.加强行业宣传媒介建设。立体推进“网、微、端”建设,发布工作动态,宣传图书馆优秀成果,逐步打造全媒体传播新格局。完善高效便捷、服务多元的会员平台,提升会员发展和服务能力。

五、规划纲要的实施保障

为保障规划纲要有效实施,全国广大图书馆工作者要在学会党委的领导下,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4.加强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深化治理结构改革,进一步探索学会党建工作的途径、方式和内涵。充分发挥理事会和监事会职能作用,健全决策和监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包括各分支机构在内的专门组织的决策咨询作用,加强前瞻性预案研究,规范工作规则和程序,使学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更贴近行业发展和会员诉求。

35.完善规划纲要实施的条件保障。严格遵循中国科协制定的各项规定和有关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与队伍建设,以及对各分支机构和地方学会的规范管理和服务指导。

36.加强经费规范管理和多元投入。规范和加强经费管理,确保经费规范、安全、高效运行。多渠道开辟经费来源,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的参与。

37.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评估考核。对各项工作和任务做好分工和协调,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检查,通过评估和考核确保顺利完成规划纲要所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印发《中国图书馆学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2021-2025年)》的通知https://www.lsc.org.cn/contents/1299/15358.html

分享到: